曾經人臉識別剛出來的時候,大家直呼真方便,手機面部解鎖,人臉支付等等越來越方便我們的生活。可是現在的人臉識別,卻讓人越來越恐慌。
案例一:
前段時間,一段“男子戴頭盔看房”的短視頻出現在網絡平臺中。視頻配文寫道:“為保護個人信息,戴著頭盔看房。 "
事實上,如果在網上以“買房”搭配“頭盔”、“墨鏡”等詞匯進行搜索,類似的新聞畫面并不在少數。
不少購房者在走進售樓大廳后并不知道,自己正在被人臉識別系統“無感抓拍”。而這樣的抓拍除了安全隱患外,真正讓購房者頭痛的是與購房有著真金白銀的關系,稍不注意就要多付30萬。
舉個例子:
如果購房者是看了房企的宣傳,自行前來買房,這種被稱為“自然到訪客戶”;如果是渠道中介帶客戶看房并成功簽約購買,這類被稱為“渠道客戶”,房企需要給中介一定的傭金。
但這樣的做法常常導致房企銷售與渠道中介產生“混戰”。曾經描述過這樣一個情況:
“客戶A與客戶B一同前往售樓處,銷售A接待了兩人,但只登記了客戶A的信息。但當客戶B再次上門時,是在中介B的帶領下。最終,客戶B和中介B完成購房交易。銷售A發現他曾接待過客戶B,因此銷售和中介很容易就‘這到底是誰的客戶’產生爭執。”
這也就解釋了上文中,為什么被中介承諾可以獲得價格優惠的客服B,在被人臉識別后,突然失去了福利。而在這里,人臉識別的存在,其實就是為了幫助房企判斷購房者的類型、屬于誰的客戶,以及傭金應該發放給誰。
但是這一切對于消費者來說,著實覺得委屈。購房者認為,我在買房之前,有權力去選擇最優惠的購房方案。正如買水果貨比三家一樣,只要付錢之前我都是有選擇的權力,人臉識別就切斷了購房者自主選擇購房渠道的途徑,通過第一次上門就決定了自己要用什么價格買,這實在不合理,也無法接受。
案例二:
東莞公廁取紙需人臉識別,官方:防止浪費
最近,廣東東莞一些地方的公共廁所安裝了一種 “ 人臉識別供紙機 ”,必須刷臉才能取紙,而且限時限量,引發了不小的爭議,難免讓人擔心會導致隱私泄露。昨日,@ 東莞城管 官方微博發布通報,對此事做出回應稱,使用類似人臉識別的照相免費取紙設備,是為了防止紙巾被浪費的情況,會在規定時間內限制同一人取紙的次數。目前,東莞城管已經協調終止使用前述設備,改用常規的方式,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,同時呼吁市民愛惜公共資源。
案例三:
另外,針對部分App超范圍收集、強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,特別是強制人臉識別功能等等。
現在是必須政府出臺政策去管理人臉識別的使用范圍和途徑。
- 針對“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無感抓拍看房者”現象,一些地方政府部門重視此事。短短幾天時間,多地出手:天津、南京、杭州紛紛出臺政策,禁止非法采集人臉信息、禁止強制進行人臉識別。
- 針對東莞公廁取紙需人臉識別,目前,東莞城管已經協調終止使用前述設備,改用常規的方式,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,同時呼吁市民愛惜公共資源。
- 針對部分App強制采集人臉信息,網信辦也有動作,保護個人信息,保護好我們的臉,國家在行動。
-
看到這些,我們不由得在想,人臉識別到底是福還是禍。
時代科技的發展,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,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、出行、消費等等。凡事過猶不及,辯證的思維的誰都知道,但是是什么趨勢這種情況的出現,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。
就拿售樓處的人臉抓取來說,人臉識別早就應到很多的生活、商用場景了,為什么售樓處的人臉抓取讓網友、讓消費者反應這么大?因為它期間涉及的利益相關人太多,并且都不在小數,而這一利益相關鏈條這么長,涉及人員這么多,到最后而要為此買單的卻只有消費者!
現在能夠輕松買房的購房者有多少?大部人的人都是舉全家、甚至全親朋好友之力勉強湊個首付,到最后白白要多出幾十萬,誰能接受?這是不是從一開始的體制和規則就出了問題呢?
這就要問了:涉及到置業顧問、銷售人員、渠道人員的工資也好、提成也罷,這部分資金不應該是開發商(商家)來支付嗎?難道不是誰的員工誰買單?
話就說到這,終究還是消費者的利益如何得到更好的更合理的保護的問題。